首页>工业资讯>新闻>详细信息

电力装备租赁业在探索中成长

来源:时间:2015-08-03 14:59:08人气:努力加载中...
概述:2015年 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为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设置了时间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中国装备也将在其中扮演先锋角色。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将发生根本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从生产型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型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机械

2015年 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为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设置了时间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中国装备也将在其中扮演先锋角色。“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将发生根本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从生产型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型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管理工程分会常务理事金达仁如此认为。

制造业的终端市场是设备使用方,由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的转变,给作为制造业和设备使用方业务桥梁的装备租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起步于上世纪 90年代的中国装备租赁业,得益于日益崛起的“中国制造”给予其巨大的推动力,30年来发展迅速,装备租赁业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从市场需求出发,全面推进装备科技创新转型,也倒逼了制造业,推动了其在质量和效益上的优化发展。正是这种优势,使得装备租赁业务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的焦点。
而对于企业来说,装备租赁业的存在,益处显而易见:改变了以往“轻使用、重占有”的保守做法,减少了企业被动购置装备、增加费用投入带来的负担,使得装备配置科学化、管理专业化、维护专业化、服务系统化。
正是基于这种宏观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2012年 6月,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江苏、天津、湖北三家重大施工装备租赁公司,正式启动了电力装备租赁业务。
以“集约化配置、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为服务原则,不走简单的传统直接租赁之路,依托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优势,与科研院所、设备生产厂家合作,不断实现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租赁服务,3年来,公司装备租赁业务通过管理上持续创新,提升了施工装备升级和机械化水平,有效服务了特高压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了施工装备租赁市场化,引领了施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伴随着电网技术和装备“走出去”,公司租赁业务同样也将大有可为。
一脚荆棘,一脚繁花
2015年,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向新常态转换,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伴随而来的是深刻的结构变化、发展方式变化和体制变化。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不少行业做好了“猫冬”的准备,但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轨道交通建设等政策的实施,装备租赁行业赢来了发展的“春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对租赁行业整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转型期内会带来大量的租赁需求,既有过剩产能的跨区域流动,又有转型升级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新需求,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国银租赁董事长王学东说。
而在这“春天”里,中国的装备租赁业务也存在自身的不足:租赁企业数量多却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与发达市场相差甚远,未能形成规模化、社会化、跨行业相互租赁的局面且盈利模式单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营业额为 400亿美元左右,约相当于工程机械总产值的25%。中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每年仅为 150亿~ 200亿元,不到国内工程机械设备使用量的 10%,与国际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发展定位、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复杂问题,成为困扰国内设备租赁业务发展的瓶颈。可以说,搞装备租赁是一脚荆棘,一脚繁花。
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来说,在面对上述诸多问题的同时,发展租赁业务尤其是重大施工装备租赁业务,和一般设备租赁企业有着明显不同的内涵。
2012年成立三家施工装备租赁公司,是为了适应特高压工程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特高压技术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也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挑战。作为“大国重器”,特高压重大施工装备和一般的施工装备相比,有其独特的禀性,决定了它的租赁业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
另一方面,装备租赁公司本身要实现持续发展,除了发展重大装备租赁业务之外,立足国家电网建设需求,实现特高压、超高压各级电网施工需求,研发、配置、运营装备同样是租赁业务的主体之一,亦有其独特的管理内涵。
所以,如何理顺公司装备租赁业务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梳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扫除发展障碍,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成为首要问题。
一手管理,一手服务
开展装备租赁业务,关键是梳理装备配置新思路。三家装备租赁公司成立时,各送变电公司在施工装备方面,各自为战,独立配置,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公司并未对这些存量资产形成统一的配置原则和要求。探索在现有产权模式下,如何最大程度用好这些资产,更好地服务公司一流电网建设,至关重要。
3年来,公司通过研究国外电力施工装备租赁行业、国内其他租赁行业的现状以及先进企业的管理服务模式,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政策利导方向,集中力量研究理清“大建设”体系下公司总部与省公司、省公司与送变电公司、送变电公司与装备租赁公司等职责界面,走出了以管理创新有力支撑“一流电网”建设的发展模式之路、科学管理之路。
究其根本,就是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双向带动,最大化发挥公司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优势,同时根据电网建设需要进行定制研发,进而实现装备租赁可持续发展。
在管理创新方面,通过公司层面的统一协调优化配置、装备租赁公司具体实施运营以及中国电科院(300215,股吧)等单位的“科技大脑”支撑,这种“三位一体”式的发展思路,既发挥了企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又找准了市场定位,为租赁业务做大做强做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对于市场化租赁公司,国家电网施工装备租赁业务更是将功夫用在内部管理。根据特高压工程建设排期,公司在统一的平台上,组织租赁公司对重大施工装备按需进行调配,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装备效能,发挥其价值功能,提高装备的利用率,增强了装备的有序流动、科学配置。不仅如此,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让相关装备在技术创新上得到长足发展,工程标准化建设水平有了重大突破。对于实行租赁所收取的租金,可以再用于装备更新,从而形成装备更新、租赁、装备再更新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是租赁业务发展的根本。在该方面,国家电网公司装备租赁业务在发展中始终牢牢抓住“服务型制造,不仅提供产品,也提供着围绕产品的附加服务”这一理念,进行了诸多有效探索,针对重点工程装备租赁提供了“贴身服务”,即通过细化装备需求,对工程建设需要的新型装备进行定制研发,目前已取得多项成果,并已广泛地应用在工程建设中。
在电网工程施工建设实施过程中,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是工程顺利进行的直接保障,定制研发施工装备更能满足工程建设“贴身需求”。依靠市场需求这条主线,公司创新主导,对专用塔式起重机、轻小型吊装设备、履带式运输车、轮胎式运输车、重型货运索道等 5大类 13种重大施工装备的技术方案、技术参与、施工方案等取得了研究成果,既满足各种地形条件下电网工程施工的需要,也实现了租赁公司本身的优质发展。
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3年的探索中,公司装备租赁业务不断完善、成长。公司正是以这样的科学思路,走出了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从世界前 100强装备租赁公司的发展来看,维持和扩大租赁规模的同时,与设备制造企业联手进行设备的定制研发,成为国外优秀装备租赁企业的主流。实践证明,这一理念不仅有效地实现了装备租赁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进步。
公司租赁业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结合通过定制化研发满足电网建设需要是最吸引人的亮点,也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所做出的独特创新。
公司的装备租赁业务,立足于服务一流电网建设,产学研结合催发的技术创新,为公司电网建设带来强劲的推动力,同时也给装备制造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国家电网公司的装备技术创新合作,针对输电线路施工需要进行定制研发,对于我们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在已有的产品系列基础上,丰富了装备品类,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桩工机械研究所所长孙余说。
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设备的定制研发由于有了更精准的市场导向,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公司总部统筹,科研机构、施工单位、装备生产厂商共同成立研究团队,加大人力投入,充分吸收社会化通用装备经验,研究设计方案,试制样机,并不断改进,使得建设装备从需求、研发、生产到使用实现了高效衔接,推动重大设备技术上不断创新,也使得相关设备有了更好的市场应用,进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思维,加强重大施工装备的研制,配套以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探索,电网建设专业化装备的成功研发,为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孙余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大装备的定制研发中,一些立足于客户需求的全新服务理念也在推广,并对装备制造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电网建设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和设备生产方一起提出了重大装备要具有模块化功能。”中国电科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施工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夏拥军指出,所谓模块化,就是让重大装备像乐高玩具一样,具有任意拆装组合的功能,并且能够满足在各电压等级的工程建设中使用的需求。这就使得定制研发出的重大装备得以不断完善和优化,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更新换代,推动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化升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