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特种化工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平均为4%,而我们期待在中国可以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作为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大中华区的总裁,柯乐施和很多跨国企业的高管一样,认为中国市场可以为企业创造“惊喜”。
记者近日采访多家跨国化工巨头发现,大多数跨国公司都把中国作为其战略布局的要地。他们并没有担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反而更看好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的新增需求。
柯乐施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但由于经济结构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中国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这对赢创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遇。比如在医疗健康、日用消费及个人护理、食品添加剂及动物饲料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市场。
目前大中华区是赢创除欧洲和美国之外的第三大市场。柯乐施表示,目前赢创在中国已经有10个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在非沿海地区的商业机会。“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大中华区所占的份额超过美国。”
“虽然很多人对于亚太地区的增长有所担忧,但对于中国的发展,我们并不担心。”全球聚合物制造商科思创首席财务官弗兰克·卢茨表达了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
弗兰克·卢茨说,科思创全球销售额当中有15%来自于中国地区,另外,亚太地区的很多原材料也都是由中国地区进行供应的。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在中国已经投资25亿欧元,这也表明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增长是一直看好的。”弗兰克·卢茨说,虽然近年来中国GDP增速放缓,但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增速对海外投资者来说依旧是非常卓越的。从长远来说,中国市场的地位会不断提升。
弗兰克·卢茨说,在前几年,公司在上海生产基地进行了上亿规模的投资,主要用于新设备的升级和扩建,使其能够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如果未来发现有更大的需求的话,我们也愿意再继续投资进行扩产,增加供应。”
“在中国,虽然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但经过了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仍在快速发展。”科慕钛白科技业务总裁施佰安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钛白粉消费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对科慕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公司全球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于陶氏化学公司而言,无论在亚太区还是整个国际市场中,大中华区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大中华区是陶氏全球第二大国际市场,陶氏在这里的总投资额达12亿美元,2014年销售额为43亿美元。
陶氏化学公司近日宣布新的亚太区管理层调整及任命,进一步打造本土业务组合。“大中华区已成为陶氏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我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陶氏大中华区新任总裁林育麟说。
另外,在跨国企业看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及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改革、完善,也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货币越是自由化,对我们来说,越是有利。”弗兰克·卢茨说,目前,科思创整个融资渠道主要在欧洲完成的,再把资金转移到其他的地区。“如果中国整个金融市场不断推进开放,未来我们可以考虑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