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资讯>技术>详细信息

“善变”的水务时代 谁能缔造下一个帝国

来源:时间:2016-07-15 16:09:25人气:努力加载中...
概述:无论是环境管理还是宏观经济的发展,十三五都将是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 环境方面,未来几年可能将是我国环境改善最重要的时期。虽然民众依然对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抱怨不绝,但事实上在十二五中后期,工业废水、市政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工业废气的大部分污染物的排放量

无论是环境管理还是宏观经济的发展,“十三五”都将是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

环境方面,未来几年可能将是我国环境改善最重要的时期。虽然民众依然对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抱怨不绝,但事实上在“十二五”中后期,工业废水、市政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工业废气的大部分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已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但这一减排成果并未直接导向环境质量,特别是可观察到的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除了环境的自我恢复需要时间等客观原因之外,环境保护政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执行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法乃至一些黑箱操作使环境治理的效果打了折扣。但值得庆幸的是,情愿或者不情愿,主动或者被动,这些不规范不合法在追问下逐渐被纠正,这些黑箱开始被打开。 

水处理行业尤为如此。驻足于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质变期,“十三五”将是污染物控制的效果体现、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时期。而随着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亦使得整个行业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周期。但在一片繁花似锦背后,水务的市场态势却在悄然变化着。

重构的市场化力量

E20环境平台认为,市场化包括外部的市场化,即现在说的PPP,也包括内部的市场化——每个地方公用事业的国企(E20环境平台所属B方阵的雏形)变得更有效率,更在乎自己的运营能力。诚如北京排水集团通过前年与政府的特许经营改革,已经逐渐在进入到市场化的国有企业阵营。

早在2014年,污水领域,通过外部PPP方式的市场化占到52%,这样的市场化比例下,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2.4%。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字,我们通过数据分析看到,非市场化或者是由地方国有企业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平均电耗是0.362千瓦时/吨,BOT模式的平均电耗是0.268千瓦时/吨,平均电耗较低,市场化的企业更在乎他们的运营效率义,不过也有可能是非市场化项目中有相当比例的一线城市高端项目,出水水质和保障要求水平较高带来如下的现象。

其次,污泥领域的市场化力量。按照相关部门统计,污泥的处理处置率目前达到95%以上,但很多人并不相信。根据E20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我们认为现在达标的无害化处置率不会超过30%,在这30%当中,前10家以BOT方式做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化的企业,占到其中22%的份额。

国企跑马圈地

事实上,在外人眼里蓬勃发展、遍地黄金的环保产业,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过去10年,E20研究院每年都会统计环保企业运营、在建和新建供水、污水处理能力的数据。业界资深人士薛涛用两张表把这一数字的10年变化趋势进行了清晰展示:红黄绿3种颜色分别代表国企、外企和民企,过去3年,红色一直在加速增长,黄色略有增长,绿色则出现下降。

具体来看,2015年年末,北控集团、光大国际与首创集团等多家中国企业对德国一家环保企业Energy from WasteEEW)展开了竞购,EEW公司是德国乃至欧洲惟一一家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企业,在德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占有率达17%,排名第一。

最终,北控集团以14.38亿欧元完成了对EEW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收购交易额创下了中资直接投资德国企业的最高纪录,是2015年环保海外并购总额的近两倍。

抢购EEW的事情并非个案,近几年,环保领域的国企四处跑马圈地。首创2014年出资50亿元收购了新西兰Transpacific公司,2015年又耗资11亿余元收购了新加坡ECO公司;光大国际旗下光大水务公司分期收购了东达集团旗下大连东达水务公司100%股权;北京排水集团则收购了国际领先的水处理和生物废料处理工程承包商普拉克公司100%股权。

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对此指出,大家印象中,国企大多是重资产企业,“钱多人傻”,前些年也确实是这样,但近几年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他看来,想获得高回报无非两个途径,一是垄断、二是创新,国企创新的挑战非常大,企业手里不光要有利器,甚至要有“神器”、“法器”才行。

“野蛮人”疯狂做蛋糕

与深耕环保领域的平台型企业不同,一些环保圈外的“国字头”企业也在争相敲开市场的大门。从产业结构来看,国家面临着产业升级,这时传统企业都要寻找新的“掘金点”。“开展互联网业务可以算作一个‘掘金点’,但是其对技术要求高,盈利不稳定。与之相比,环保产业既是新兴产业,国家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建设、运营长期的基础设施,回报率相对稳定。业外的大企业看重的正是这点。”上述业界人士指出。

多家央企进军环保产业势头正猛。2015年,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已经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快速切入环保市场。同时,葛洲坝集团投资约4.73亿元,收购凯丹水务75%的股权,水务板块以凯丹水务作为主要运营平台。凯丹水务公司主业为城镇供水及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

中国葛洲坝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令强华表示,企业进军环保行业,不是抢目前已经做好的“蛋糕”,而是与行业一起把“蛋糕”做大,降低产业链的成本,最终让众多企业在共同发展中获得相应的利益。

但是,业内人士也表明了一些担忧:“环保领域也需要核心技术和经验沉淀,跨界‘野蛮人’还不具备这些。”“有钱就是任性”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企业依靠资本开展业务的态势,但情况也许没有这么简单。有业内人士将大型国企进军环保领域的渠道概括为4点:从技术入手、靠工程杀入、借资本进击、凭设备开路。民资联姻PPP模式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民企近来的发展却略显逊色。近期不断爆出的工业和民用污水处理领域刷新下线的低价中标案例,基本都是国企在唱主角,水务领域愈发显现出和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类似的趋势,国企身上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低价压缩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导致民企的增长潜力愈发困难。因此,目前民企更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要在单纯的规模,还是技术,在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模式前做出选择。

民企的优势在于创新的动力和灵活的激励机制,这些恰恰是规模庞大的国企,央企难以去模仿的。碧水源依靠特有模式的崛起,开创环保和金科水务在膜技术和组件上的深挖,国祯环保在小流域治理以及劣4类水技术上的突破,都证明,民企需要拥有自身特有的护城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在此背景下,模式为王,技术为辅的发展路径日臻明晰。众多业内人士也不断强调,能够带来收益的技术,才是好技术,不应该为了发展技术而发展技术。对于轻重资产模式的取舍,业内专家认为,应该取决于自身的能力而为之,没有单纯的优劣之分。轻资产的技术型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运营企业的专业服务商,重资产和轻资产公司需要形成良性的互生模式,而不是去扬短避长,进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因此,有知名券商的分析报告曾总结出:民企普遍忧虑价格战的升级;民企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和模式存在一些困惑;民企认为和央企联姻会在拿订单时具有优势;央企野蛮人的角色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有更多非传统水务的央企开始进入此领域;旧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农村污水治理和海绵城市将是未来几年水务产业最大的发展方向。好公司=创新X资本

无论“谁”也好,随着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强,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诸如污水处理等环境产业自说自话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式。“当前,行业需求侧正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为政府提供工程服务、提供运营服务,现在我们要提供环境质量服务、环境效果服务。”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表示,需求方在监管越来越严格的时候,需求原点和交易结构都在发生变化,“ppp模式”“公共服务采购”“特许经营”等主流词在环境行业中高频出现、相互融合,已经很难找到一种清晰、单一的交易结构。

可以说,企业和政府间的服务关系,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结构性变化。那么环境产业未来属于谁?傅涛给出的答案是“把创新乘以资本运用得当的公司”。“创新在引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资本在变现产业的未来,创新是空间上的突破,资本是时间上的突破,一个好的公司必须有业务战略和资本战略创新驱动,环境产业结构性牛市正在到来。”

而在水务环境交易结构已经被重构的当下,国际化、资本化、互联网化和生态化四方力量将颠覆整个产业。特别是生态化,“过去水务领域是基于政府的末端需求,帮政府把污水处理好。而生态化以后,水务将成为下一个价值链的起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