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守天下,是不同的玩法。
业务成熟的部门,讲究的是规范和制度,追求的是平稳扩张。新生部门,截然不同,必须放开手,去尝试,去犯错。拘束和约缚的荆棘越少越好。
打,需要的是人才,需要的是试错,需要的是不分昼夜不舍彼此。相反,制度、事件、个人身上的小缺陷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守,需要的是听话,需要的是规范,需要的是按部就班。一点点小缺陷,往往就成为众矢之的,势成水火,难兼容于公司。
实际上,现实中问题产生,往往源自传统实体企业转型困惑中思维问题所在,其思维不彻底,还没走出自我,陷入某种“死穴”情结。
传统企业家,往往因为自己的东征西战的成功,固化了一定的行为模式,从而不经意间产生了一定的盲视区。不过随着新的趋势形成,新的技术和规范形成,许多行业的盲区将不再是转与不转的“生死阵痛”,而是“生死存亡的陷阱了”。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小企业家。
他的企业,坐落在北京这个繁华城市一角商住两用的小区中。雇佣了十几个人专门从事古董交易工作。这几年,随着老客户的日渐流失,耳边又不断响起互联网+的呼声,心潮逐渐有所动。早些时候,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他曾经认为,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到足够优秀就行了。
早些年,由于知识硬,又扎根产品,他口碑好,发展较快,公司逐渐形成了外联处和办事处两个部门。外联处,负责联系各家拍卖所,搜寻信息进行不定期拍卖对接,重点负责买进和追踪卖出。办事处人较多,负责与各个政府以及协会、民间机构打交道,主要是各种证明、盖章,当然也鉴别古董价值,出示鉴别书。不过随着业务从小到大,外联处实际上是兼了客服、业务、拉客户种种功能于一身。特别繁忙时节,公司还会临时加配人手。
本来生意做得挺顺当。不料现在上门买卖古董的客户急剧减少。于是情急之下,终于迈出了互联网化的一步。招聘了几个人。公司互联网部门成立后,立刻着手做了一个网站,同时推出微博、博客、微信订阅号、企业号,并迅速在各种知道、各大贴吧、论坛同时推广,同时加大SEO优化和逐情进行相关付费百度推广。当时远程规划,是等效果好了之后,做APP。
老板当时的想法是,这个部门一年之中做到盈亏平衡。理想状态是等他们挣了钱之后,再投入此部门形成良性循环。新的部门因此被定位为互联网市场部。
网站一建好,线上一推广。问题很快出现。
首先,所有的老客户无法建立组织。尽管有电话,有联系方式的大约四五千人。却不可能组织起来,不能平面联系。仅能单线相连。为什么?因为每个客户的服务尽管相同,收取的费用却随着业务员能力五花八门。收费不透明不统一,直接导致客户之间存有忌讳,不能互通有无。
其次,推广出问题。比如,百度推广费用,一努力开推花费竟如流水,刚开始不久就被老大紧急叫停了。接着这个部门被要求提交客户咨询电话,以数量考核绩效。
再有,咨询数量不靠谱,实施两月发现,咨询来电来信质量偏低,无法保障成交率。最后公司修改考核绩效以成交量考核。
这一下,问题也来了。根据其市场部业务部门人士透露。不要求成交量的时候,各部门配合挺和谐的。一要求成交量。比如修改数据,把各种接口都变成互联网部门的唯一入口,把各种推广网页都改成了市场部门的推广电话,同时严格保护客户信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其他部门问。于是,一切变得游离,各种事情迅速貌合神离。在一个客户的重要性至上的战场,资源的稀缺性,傻子也明白其中的意义。
事情继续。问题很快出现了。众目睽睽之下,最终市场部收集来的咨询电话,基本等于无效。于是全部门员工尝试自己沟通。恶补产品知识之后,开始与客户交流。不过因为最关键的知识有限,议价能力太弱,始终没法最终确定。而过早交出电话,基本等于没戏。尽管终于谈成了几单,也是非常勉强,强人所难。而且,顺势推广又弱了下去。
业务与推广简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至少横了一条深深沟壑。已经没有人有信心。在各业务部门看来,公司互联网部门的人,一天到晚都宅在电脑上,尤其在自己部门忙的不可开交的之时,互联网部门的所有员工似乎都闲的蛋疼……尤其各种进进出出、玩到、早退、不按常规加班或者请假,状态频出……
最终,老板对经理说已经看到灰暗的尽头。于是,新的部门。只有两条路。要么迅速找到新的成单的方法,要么裁切。
实际上,暴风雨来的更快些。互联网部门员工已经自行纷纷离职。可想知,不久之后,业务暴减导致急剧裁员,下一个就会轮到业务部门。
……
这个企业家,一直很忙碌。
我也唯有一声叹息。
尽管在一个创新生存的时代,进与退,生与死,颠覆与被颠覆,渗透与融合,将必然成为最稀疏平常的事情。也尽管很多人都认识到这个新的时代,其实更讲究用心去感受用户的需求,从而将品牌、产品或者服务做到位,做到极致,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这就是新趋势,才是打天下的真正含义,是永不过时的生意真谛。可是现实中,自己就那点空间,怎么做?
站在风口,不由自主一阵颤栗,是风太大;还是,或许这个互联网的冬天,有一丝悲凉。